8月22日,高港区红十字会、区新联会与刁铺社区联合,在辅导站举办“博爱童行 守护成长”公益夏令营。活动以“文化+健康”为主线,开设书法、国画、非遗拓印及口腔义诊等课程。孩子们在笔墨间感受传统韵味,在互动中收获健康知识,以爱与文化滋养童心成长。 文化润心:书法名家手把手教“写字做人”。书法老师陶金华以“一横一竖见筋骨,一撇一捺写人生”为主题,开启书法入门课堂。他从握笔姿势、笔画顺序讲起,结合“永字八法”解析汉字结构之美,并引导孩子们在宣纸上书写“博爱”“自强”等主题词。“书法不仅是技艺,更是修身之道。”陶老师边示范边讲解,“比如写'人'字,一撇要舒展,一捺要有力,就像做人要堂堂正正。”孩子们屏息凝神,在墨香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。 丹青绘梦:国画课堂解锁“水墨童话”。国画课上,青年艺术老师石云丽以“荔香童趣”为主题,引导孩子们用笔墨探索传统水墨的趣味。她示范“赭石勾壳显斑驳,曙红点肉透晶莹,浓墨扫叶见苍劲”的技法,孩子们即兴挥毫,有的以指腹晕染出荔枝的粗粝质感,有的用棉签勾勒果肉的剔透光感,更有人添上蝴蝶、麻雀增添生机。墨香与童趣交融间,一幅幅《荔香童趣图》跃然纸上——斑驳的果壳裹着晶莹,苍劲的枝叶托着童真,稚嫩的笔触里藏着对生活的热爱。这些作品不仅是技法的学习成果,更是一颗颗文化种子在童心中生根的见证。 非遗换新:根雕大师拓印课“化纸为宝”。高港根雕非遗传承人袁永亮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“古法拓印”体验课。袁老师首先展示了自己创作的《松鹤延年》根雕作品,讲解“因势造型、天人合一”的雕刻理念,随后引导孩子们用宣纸、墨包等工具,在雕刻有“福”“禄”字样的木板上进行拓印。“轻轻拍打让纸张贴合纹路,再均匀上墨……” 活动通过“非遗+手工”的形式,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“活”起来。在袁老师指导下,孩子们成功制作出一张张古朴的拓印作品。10岁的杨欣瑶举着自己的“福”字拓片说:“我要把它送给爷爷奶奶,祝他们健康长寿!” 健康护航:口腔义诊筑牢“成长防线”。针对青少年常见的口腔问题,北极星口腔医院组建专业团队开展义诊服务。医生们用牙齿模型演示“圆弧刷牙法”,并通过趣味问答纠正“乳牙坏了不用治”等误区。“小朋友,你后面大牙有小黑点,是蛀牙的信号哦!”在诊室内,牙医为每位孩子进行免费口腔检查,建立健康档案,并赠送“护牙大礼包”(含儿童牙刷、含氟牙膏及护齿手册)。 净滩护江:政企联动守护母亲河。为持续改善长江泰州段岸线生态环境,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深度参与长江大保护工作,8 月 23 日,夏令营成员联合长江航运公安局泰州派出所、“长江护绿联盟” 社会团体成员,共同在长江江苏泰州段水域江堤开展卫生清洁公益活动。 活动现场,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们手持垃圾袋、夹子等工具,沿着江堤仔细清理沿岸的塑料瓶、废旧杂物等垃圾,不放过任何一处卫生死角,用实际行动为母亲河 “梳妆洁面”。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,江堤沿岸环境焕然一新,原本散落的垃圾被分类收纳清运,岸线生态颜值显著提升。 红色铸魂:红色教育筑牢使命担当。清理活动结束后,全体人员前往泰州海军舰艇文化园参观学习。在讲解员的带领下,大家近距离观摩退役舰艇,聆听舰艇背后的光辉历史与英雄故事,沉浸式接受红色主题教育。通过重温革命岁月、感悟奋斗精神,全体参与者从红色记忆中汲取了强大的精神力量,进一步强化了 “守护长江安澜、共建生态家园” 的使命感与责任感。 多方联动:公益联盟共绘“成长蓝图”。“本次活动整合了红十字会的人道资源、新联会的资源优势以及社区的关工阵地功能,形成关爱青少年的立体网络。”高港区红十字会负责人表示。活动现场,主办方还为每位营员颁发“成长纪念册”,记录他们在夏令营中的精彩瞬间。刁铺社区党总支书记、关工委主任梁永玲称,未来将持续链接社会资源,推出更多“家门口”的公益课堂,助力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。 

|